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 >

机械洪流中寻找工业化时代的“匠人精神”

流水线生产、资本化和商业竞争,让再精美的工业产品也缺少了灵魂,那就是专注于传统手工艺的匠人精神。春节期间,国人在海外爆抢日货、澳货引发关注,在热议争论的同时,很少有人注意到,这些世界制造业强国依然奉行着匠人精神。 
   
  手工艺塑造了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身份,《汉声》杂志创办人黄永松走访了上百位手工艺人后发现,在记录和收藏之后,匠人精神在中国的传承困境十分紧迫。在这个猴年春节,黄永松从剪纸、年画、泥塑、面花、风筝等传统手工艺中,挑选出经典的猴年生肖及孙悟空造型,与百度地图的相关功能进行了趣味性的结合,希望由此尝试打破网络一代对匠人精神的陌生和疏离。 
   
  传统手工艺困局 
   
  当大工业、大机器时代来临,传统的手工业遭遇了破灭性的困局。做一个工匠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用双手摩挲、雕琢一块石料或木头,时间成本过高,回报小,对当下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并无吸引力,更别说数代人只做一件事延续手工业制造技术。 
   
  黄永松就曾险些遭遇了夹缬的消失。夹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服装印染技术,曾在唐朝辉煌一时,可惜的是这门独特技艺早已失传成谜。1997年时,黄永松听说在浙江苍南县宜山镇的八岱村还有人做夹缬,就急忙赶到那里。他看到在作坊外的稻田边,刚染制好的蓝花夹缬被摊开来晾晒,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古老工艺深深打动了他。在驻扎了四天后,黄永松和同事完整记录下了夹缬的每一道工序。  

  中国制造欠缺这种“匠人精神” 
   
  如愿以偿的黄永松在同染坊主人薛勋郎师傅告别时,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:薛师傅要打掉染缸,以后不再做啦!这个染坊可能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夹缬作坊,但是因为已经没人买这种布,薛师傅一家无法以此维持生活了。他所见的第一条夹缬竟成为最后一条了。 
   
  眼看着古老夹缬工艺可能从此要在中国绝迹,黄永松痛心不已无法接受,“要卖出多少货,才能维持作坊营运?”他不死心地追问。薛师傅告诉他一年至少要卖出一千条,一条夹缬有八到十米长。“在这个世界上,相信一定能有千位以上爱好传统民艺、愿以手工夹缬来点缀平淡无味的现代生活的人士。”他毅然答应了下来,至少可以延续作坊和夹缬一年的生命。 
   
  回到台湾后,黄永松在《汉声》上写下一篇名为“千条夹缬”的声明,希望那些不想看到这一传统工艺消失的人认购一条夹缬。没想到,杂志出版后,千条夹缬竟然供不应求,被抢购一空。现在,夹缬不但在继续生产,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这种手工艺品。2005年,浙南夹缬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 
   
  可是有太多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的危险。俗话说,三分画,七分裱。装裱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,字画经过精美的装裱,不仅更加美观,而且易于保存。如今,随着机械化装裱的推行,手工装裱正在被蚕食取代。传统装裱需要几十道工序,包括去污、揭裱褙、托画心、上墙、正心、镶边……全部裱完需要10天左右,需要花费一两年时间才能掌握这门技能;而机器装裱,快速、省时、省力、操作简单,做好一幅字画大概只要一个小时。但是机器速成的装裱,不仅保存寿命不及手工装裱,还少了一种打磨的精神意蕴。 
   
  机器取代手工来大规模生产,匠人的传统必然出现问题,那些仍在坚守的手工艺人不知道还能走多久,只有来自社会更多方面的支撑才能延缓一些手工艺消失的速度。 
   
  迷失的工艺灵魂 
   
  手工艺塑造了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身份,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后,人们还会去追寻精神层面的东西,到那时如果只剩下流水线出来的标准化产物,那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 
   
  黄永松至今记得一位德国朋友的话:“德国的工业为什么这么好?就是因为德国注重手工艺。一个民族,只要手工艺好,它的手工业就好;手工业好,轻工业就会好;轻工业好,重工业就会好;重工业好,精密工业就会好。”“中国替欧美、日本做很多代加工的事情,要知道,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,没有自己的设计,替人家代加工,就只能获取微不足道的利润。” 
   
  这番话促使他致力于建立一个民间文化基因库,“赶在那些手工艺消失之前,把它们记录下来,就像火种一样,至少未来不会是遗憾的残缺。”黄永松希望以此让传统记忆留存下来,这个基因库中已有5大种、10类、56项共计几百个民间传统文化项目。 
   
  但黄永松有一个奇怪的原则就是从不去收藏手工艺品。有一次在西递宏村考察,他发现住户都在卖老门窗、老桌子、老椅子。类似事情在农村经常发生,深深触动着他,他想要的不就是让它们得到完好的保护吗?加一个“卖”字如何接受?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就把苏州的一个园林买过去在美国重新呈现。他也到那里去看过,可是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,少了生活气息,只是一个躯壳在那里。 
   
  有人觉得购买作品难道不是可以让匠人得以生存吗?“中国结如今很受欢迎,买的人不少,但是愿意编的人却还是在减少。”黄永松说。一次民间考察时,黄永松偶尔在一家农户的床幔上发现了“结”,之后经过四五年挖掘整理,并在《汉声》出版《中国结》专辑,随之富有民族韵味,又简单易学的“中国结”红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 
   
  手工艺品被当作商品、纪念品来买卖,当然也有保护延续传统的意义存在,这也是出于商业社会的无奈,一切都会贴上价格标签,而内在的价值往往被忽视,匠人对自己作品的情感,是与生命相关联的,是有灵魂的。 
   
  何时成为文化常态 
   
  同样面临现代工业的冲击,同样有传承艰难的危机,但为什么传统的工艺精神能够在德国、日本等国发扬,并且成为他们广受推崇的文化潮流,而在中国,匠人精神渐渐成为一种遗产,而不是社会文化常态。 
   
  日本著名的“秋山木工”创始人秋山利辉立下的匠人规则,在日本如雷贯耳,其条例被视为如僧人修行般寡欲严苛。他制定了一套长达八年的独特人才培养制度,而那些有幸被选入秋山木工学校的学生,无论男女都要剃成光头,一年中只有两次返家,与外界只能书信往来,手机、零用钱、恋爱都在禁止之列。 
   
  而秋山学校训练的内容也不可思议,包括打招呼、自我介绍、泡茶、打电话等日常生活方式,其中最重要的是要“能够顾虑到别人”,而关键在于能否成为“能够感动别人的人”。秋山认为既是一流工匠,没有一流的人品,单凭工作打动人心,是不可能做到的。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,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,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。 
   
  对此有专家指出,国内配合大工业生产的现代教育,培育出来大量适合大工业生产的人才,而却没有专门应对传统工匠的教育,今天的中国是多么希望能够找回昔日的匠人精神。 
   
  传承需要情感共鸣,而不是说教。在百度地图近5亿的用户中,青年群体是中坚力量。这让黄永松非常兴奋和期待,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可以构成一致的精神诉求,将互联网属性与传统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,形成最优创意,才能真正唤起用户的认同。 
   
  互联网也许能给传统手工艺匠人一个再生的机会。对百度来说,此次合作只是其传统文化遗产相关规划中的一个环节,作为一个覆盖数亿用户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,未来将可以通过百度地图来寻找和链接文化遗产地、手工艺作坊、匠人。传统匠人一直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默默地工作着,有了互联网,很多这样的工匠被渐渐发现,甚至成为时尚生活界很重要的潮流。
 
阅读次数:0  更新时间:2016-02-24 08:19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服务热线

15356309588

扫一扫,添加微信